“
我们的感动,等于他们的100000+。
”
如果有一堆硬币放在那,你会不会拿?近日,全国各地街头上演圣埃蒂安队的球员心理素质备受考验了这样一场人性实验。
策划者在地铁站、公交站台、商业中心放置装满硬币的盒子,旁边摆上一块告示牌:“如你急需用钱,请自取,每人最多5元。”
测试者把一箱(盒)硬币放在XX街头,供路人自取,结果出乎意料……
“硬币测试”刷屏朋友圈
内容大致是188金宝博:在你们出门乘车时,有没有遇过“囊中羞涩”的尴尬?如果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有免费的硬币让你自取,加上一条限额规则,又有多少人能坚守住自己的底线呢?街头这一幕让所有人出乎意料。
随后,工作人员在不远处进行隐蔽观察、拍摄。
视频和文字介绍,刚开始,很多人纷纷驻足,围观和议论,还有人掏出手机拍照。渐渐的,有人开始拿硬币;一位路过的年轻美女在拿圣埃蒂安队的球员心理素质备受考验了2块钱后,写了一张“没有零钱坐车,谢谢”的字条;
一位大叔阅读完规则后,没有选择直接拿走硬币,而是选择了用五元纸币换了5枚硬币。
视频最后,拍摄者说,大部分人都能够遵守规则,(视频)拍摄3小时没有任何一个人,拿了多于约定(超过5元)的硬币。
在这条微信下方开放的评论区域,许多有网友说看了视频觉得非常感动,没想到杭州人民的素质那么高,也有网友认为,测试的时间和地点在人流密集的车站附近,并不能很客观的反映实际情况。
全国多地现“硬币测试”
效果都很“暖心”
而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除了杭州,在上海、重庆、广州、成都、石家庄、南京、无锡、郑州、长沙、西安等城市的繁华路段,都出现了这么一箱可以随便拿的硬币——全国许多城市都在进行这样的测试。当然,也包括我们铜陵,而且不止一家商业网站对此进行测试。
铜 陵
重 庆
合肥
成都
动图
武汉
泰州
动图
长沙
桂林
还有↓↓↓
记者搜索发现,全国各地发布这些文章的大多不是当地的媒体,而是扎根当地的一些网络营销公众号,同样的内容和方式,换了一个地点做了同样的测试。
从各个公众号文章发布的结果来看,这个在不同城市进行的“硬币测试”,好像都取得了一致的暖心结果:不仅绝大多数路人自觉按需取用,还有一些人掏出腰包往钱箱里“补充”。甚至在有些城市,测试者在测试结束后清点箱子里的硬币发现,硬币反而多出来了……
究竟是谁在街头地铁口放硬币?
据媒体报道,这个所谓的“硬币测试”活动,都是一家公司策划的。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活动策划创意来自广州总公司,广州、苏州、郑州、重庆、成都等多地的公司陆续发起。
而针对炒作质疑,该活动背后的推手曹某则表示,“至少在我们第二天下午五个小时左右的拍摄过程中(广州),完全没有遇到多拿的情况。”但其也并没有否认这是一场营销活动。
记者又来到杭州火车东站附近一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旗下的一个微信公号工作人员发起了杭州最早一次放硬币的活动。公司总经理徐先生接受了采访。
记者:你们为什么会想到做这样一件事,网上有人为你们点赞,也有人质疑你们是在搞策划营销?
徐总:我们不算策划,不是营销,更不是炒作,我们做的是一件公益活动圣埃蒂安队的球员心理素质备受考验!
记者:我看您在朋友圈里把“放硬币”称为一个选题,提到了这篇文章的阅读量,还提到了广州最早火起来的那篇“放硬币”的文章是现象级爆款文章,除了想做公益有没有别的考虑?
徐总:广州那篇文章的公司是我们的兄弟公司,单篇点击率超过500万,我们看到时觉得(我们)做效果应该也不错,但没想到会这么火。应该这么说,我们的初衷是做公益,顺带着也为了我们做了宣传推广。
记者:文章带来了哪些实际效果?
徐总:现在我们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已经达到20万,这也是我们这个公众号运营大半年来首次突破十万加的阅读量,我们发了以后我看到还有一些本地(公众)号也发了类似的内容,我觉得他们这样没什么意思,不过我们也无所谓。
记者还联系了在萧山做了相同测试的某公众号负责人韩先生。“我们看广州在做,全国也都在做,觉得徐效果不错,所以也在杭州做了下测试!”韩先生直言不讳地说,这样能最大程度让自己混个脸熟,增加(公众号)知名度。
共享单车堆积如山
一个“硬币测试”就能说明问题?
我们所置身的社会,总是以一种“分裂”的形象存在着。当共享单车堆积如山、被丢进河里时,有人说“共享单车是国民素质的照妖镜”,国民素质实在太堪忧。但今日“硬币测试”又来告诉我们:我们国民素质好着呢。
人性是个复杂的东西,关于人性之好坏,孟子与荀子早已隔空打过口水仗。但现代心理学研究支持的却是王阳明的说法。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世上本无善恶,一切皆在人心。
所以,当经受住“硬币测试”考验的市民欢呼自己温暖了整个城市时, 或许他们只是没有走出房间的大象。
用任何暂时单一的场景来测试一个人的道德都是片面的。所谓的人性测试只能说明一个人在特定场景下的具体反应,不同场景之下,人的反应是不一致的。
多情的人可能也是专情的人,一贯自私的也可能时而善良。一生足够漫长,一场测试无法为一个人的品质盖棺定论。
审视“硬币测试”,可以发现组织者设置了太多可以左右实验结果的条件:白天,一块钱硬币,人流量大的地铁口。仅凭这些,很难对路人形成道德压力。有人调侃,换成晚上试试,盒子里放上一百元试试,结果可能就是另一番光景。
心理学家早就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去测试人性,人们经得住考验,未必是自己定力太强,很可能是诱惑不够大。这说的正是著名的“好撒玛丽人实验”。
当然,在硬币测试中,人们按规则取钱,并非一无是处,它至少在特定场景下表现出了路人对规则的恪守。
大庭广众之下,人流密集之所,这就是一个人必须要遵从规则约束的外部条件。人们这样表现实在是正常不过。
但是,就怕营销号在乎的不是这个,他们一方面自我赋权充当人性判官,一方面又将人们正常的表现,当成人性的惊天大发现。
把一个正常的社会所应该具有的东西,当做惊奇秘闻,这真的不是暖心,而是在制造感动。当人们纷纷为一个正常的表现感动不已,恰恰可能说明,又着了一些营销号的道了。
对这场所谓的“人性测验”,我看到的是一个策划公司的全国营销地图。而我们的感动,恰恰为这些营销号们铺就了一条条通往100000+的金光大道。
综合中国网等
编辑:方超
评论